首页> 国研动态> 课后回顾丨全球经济与商业环境:在动荡中探寻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

课后回顾丨全球经济与商业环境:在动荡中探寻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

01教授介绍

授课老师:周教授


华东师范大学教授

管理学博士学位

02基本了解

重新认识美国实力

开始,周教授纠正了舆论场中对美国制造业和科技实力的诸多认知误区。通过关键数据,我们看到美国制造业在规模、效率和产业链控制力方面的强大优势。美国不仅是全球制造业的标杆,更在基础研究、技术商业化和标准制定方面占据领先地位。这一认知让我们明白,中国企业在追赶的同时,必须正视对手的强大,理性看待全球竞争格局。


中美技术博弈与挑战

美国对华技术遏制政策不断演变,从半导体到工业软件,中国科技与制造业面临“卡脖子”困境与供应链风险。周教授剖析了半导体产业和工业软件领域的核心问题,指出人才与生态的制约是关键短板。然而,困境中也有机遇,新能源、数字经济等新兴赛道正迎来政策红利,中国企业如华为、中微、商汤等在突围与创新实践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。


全球保守主义冲击

国际上,地缘政治和规则重构带来市场准入壁垒、技术封锁及 ESG 标准的挑战;国内,监管政策、市场需求和融资环境的变化也给企业带来双重压力。华为、Shein、药明康德等典型案例展示了企业应对挑战的智慧。周教授提出的企业应对策略框架,包括国际市场防御性布局、国内市场结构性机遇捕捉以及技术破局的非对称竞争,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。


03现状与生存法则

全球动荡中的突围战略

全球经济格局剧变,产业链“区域化”重构和技术民族主义升级,中国企业面临成本、政策、市场与技术的多重挑战。在突围战略案例库中,宁德时代、拼多多、TikTok 等企业的成功实践令人振奋。应对策略矩阵中的供应链韧性、技术自主化与合规体系构建,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韧性增长提供了清晰的路径。


中小制造企业的生存法则

面对成本高压、订单悬崖和融资困境,周教授提出了成本重构、订单再造和组织进化的三大破局法则。区域产业集群的协同生存优势,如广东中山灯具产业带、浙江永康五金生态圈和山东曹县汉服协同体,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生存护城河。风险对冲工具箱和未来生存力指数构建,更是为企业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把握机遇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
04课程小结

未来,全球经济仍将充满不确定性,但中国企业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勇气,一定能够在动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。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、更加科学的策略和更加坚定的信念,迎接每一个挑战,把握每一个机遇,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。


全球经济与商业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我们不断学习、不断思考。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一学习之旅中,共同探索在全球经济浪潮中前行的智慧与力量。